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放開首個春節:中國人久違回鄉之旅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1月19日,中國交通運輸部發言人表示,當天是春運的第13天,已進入到春節前的客流高峰。鐵路客運民航累計發送旅客4.8億人次,比2019年同期下降47%,但比2022年同期增長47%。2023年兔年春節中國結束清零政策之後的第一個農歷新年,盡管新冠疫情肆虐,重症和死亡的陰雲還未散去,歸心似箭的中國民眾紛紛踏上久違了的回鄉之旅。


中國宣布全國各地感染高峰已過

又到了新年春運的時候。過去三年間,每逢過年過節,中國人慣於聽到的一刀切式的“就地過年”、“就地過節”、“非必要不出門”、“非必要不返鄉”等動員口號,終於在第十版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》中,被改進成了2023農歷春節期間“居家治療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探親”、“盡量不舉辦大規模的家庭聚集性活動”、“減少農村集市的規模和頻次”等相對溫和的倡議。


1月17日,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。會議指出,上海市已經度過本輪疫情感染高峰,社區傳播強度明顯下降,疫情走勢趨穩向好,已處於較低流行水平。

居住在上海的乳制品進口商人鍾先生(應本人要求不使用真實姓名),過去兩年都因為疫情封控未能回福建老家探親,今年總算能帶著孩子們重新踏上了回家過年的旅途。上海全面放開之後,鍾先生的孩子們雖然可以重返校園,卻由於老師大多感染新冠,學習依然不得不延續以往的網課。趁著這段時間相對自由,鍾先生索性帶著孩子在回老家之前先去海南暢游了一番。

鍾先生告訴美國之音,之所以放心大膽的回老家,也是因為自己父母和岳父母都已經感染新冠並且康復。“我們家老人的年齡不算很大,倒還沒那麼多顧慮。如果他們80歲以上還沒陽過,那確實不敢去。我有很多朋友,家裡有還沒感染的老人,老人不出門,他們也不敢拜訪。”

鍾先生的進口生意去年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打擊,因為他在國內的客戶大都是位於商場的餐廳,而苛刻的清零政策讓他無法進行正常的進貨和銷售。“因為餐廳都在商場裡面。商場按照疫情防控政策,如果有一個陽性或者密接,商場就關了。餐廳就進了原料也是白進,也是損失。去年幾個月的消費就沒了,憑空消失了。消失就意味著原來積壓的貨就一直積壓著。”


不過,鍾先生表示,雖然日子不好過,至少他沒以前那麼“慌”了。“我經歷了整個上海封城。剛開始說是封四天,先封浦東再封浦西。結果封了之後就不開了,直接封了三個月。那個時候是慌的。”

但是,對於鍾先生來說,封城期間還不是最糟的。“慌是慌,搶菜是搶菜,但是和後來十月份相比,那個時候還不是最慌的。因為那時候想著總是要解封的吧。開完二十大穩定了總是要解封的,不能大家都沒出路了。但是最慌的時候是開完二十大,各個地方封的更嚴了。沒個解封的日程,那個時候是最慌的。”

如今,終於可以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,對於鍾先生來說也是從“慌”中最終解脫的標志:“對大人來講,不僅僅是回家過年的氣氛,主要是原來就死死的封著,特別是上海,沒預期,沒指望。放開之後,無論死活,大家知道這麼一個結果,總算還有一個盼頭,慢慢的努力,就可以有預期,可以做計劃,心裡有點底了。”


鍾先生認為,經濟下行的嚴重性最終導致了全面放開。他認為中國的經濟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緩慢恢復:“大環境不限制的話,我估計恢復要到五六月,夏天才行。就我們這個行業來講,庫存積壓的太嚴重了。很多貨即使國內沒有消費也還是要進。估計沒有半年很難把原來的庫存消化掉。從消費端來講,老百姓沒錢嘛,沒錢就消費降級。復蘇也是需要一個過程,我估計得半年時間。現在大家都是玩命的生存,玩命的幹活。”

感染痊愈的國人恢復回家過年的傳統

今年28歲,老家河北承德的高芳(應本人要求不使用真實姓名)早早離開一直生活的北京,加入最早一批動身的春運大軍,今年她計劃在承德呆滿20天再回北京。“因為爺爺奶奶不是病了麼,所以著急,就早幾天請了假,早點兒回來了。還好他們現在基本上一點事兒都沒有了。”

高芳告訴美國之音,她姥姥姥爺也住在同一個村,四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全部感染但是已經恢復健康。“我們這村還行。隔壁村比較慘,(死了)四十多個,我們村只有五個,往年差不多也是這個數。我們村的症狀都不太嚴重。我懷疑是不同的毒株。我們村子更大一點,去世的人反而少一點。”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4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105 秒